2月17日,腾讯视频的S级项目《创造营2021》上线,开启了今年的选秀大战。首播后,网上流行起邓超的表情包,一句“看到了世界的参差”尽在不言中。
一个月后,风评早已逆转,刘宇、米卡、赞多、周柯宇、曾涵江、利路修等学员火出圈,类型多样让人眼花缭乱;“二创”舞台被不少人看作“近年来最好的赛制”,甚至送上“封神”赞誉。
当“创”系列节目进入第四个年头,在行业“内卷”的当下,《创造营2021》何以破局?
为什么有那么多海外学员?为什么走游戏风?“二创”神仙赛制是怎样产生的?“黑马”是节目组预埋的故事线吗?怎么总有逃不过的“退赛魔咒”?带着这些问题,近日,天目记者在节目录制点海南儋州市海花岛上,对话了该节目的幕后主创。
为什么有那么多海外学员?
不惧参差,融合交流是核心
首轮顺位发布中的出前11位,国际学员占五席
今年创造营最大的看点和新意,就是国际学员的加盟。在第一次顺位排名中,11人出道位中就有赞多、力丸、米卡、庆怜、尹浩宇五位国际学员。国际学员的加盟,增加了文化交融碰撞的看点,也抬高了唱跳天花板。但也有很多人担心,像赞多和力丸这种导师水准的人加入,也让今年来自中国的“舞担”选手,不容易被看见。
记者:为什么今年会邀请这么多海外学员做一个国际男团?
多晓萌(腾讯视频NOVA工作室负责人,《创造营2021》节目制片人):几个维度决定了我们今年要做这个国际版。首先这个节目已经到第四年了,进入到一个观看疲劳,而创新是我们每一年都在考虑的事情。
其次是产业的“内卷”,在当下看起来需要找一个突破口,所以我觉得还是需要很多元素加入节目当中来刺激各方的发展。
另外我们发现,其实现在年轻人当中,对国潮的追捧是非常热烈、前所未有的。所以我们觉得可以尝试去把中国的青年文化和其他国家的青年文化去做一个交流。
首期节目播出后,邓超“看见世界的参差”表情包走红
记者:有没有想过会失败,比如说延续第一期那种只看到参差、实力差距,扭转不过这种局面的话会怎么样?
多晓萌:这个节目是一个成长的节目,第一期我交代的是一个面貌感。所以我觉得这种参差没关系,但是从第一期之后我们要看的是国际融合、交流,这个才是这个节目的核心。
我们想看到世界各地的年轻人,为了同一个目标去碰撞去交流时能产生什么样的火花。所以可能这个节目播出到现在,大家不再感受“世界的参差”,而是感觉他们在一起合作是一件特别有意思的事儿。
“二创”神仙赛制是怎样产生的?
多圈层、多元人才出现了
“二创”产生了不少神仙舞台
上期节目播出后,学员们对主题曲进行再次加工的“二创舞台”频频出圈:韩佩泉的灵魂演出博得笑声不断,Friends组诠释出男团的多样性与力量感 观众们在节目中看到了大量创意出彩的舞台,也看到了学员们鲜明的个人特质。
记者:为什么会想做“二创”这个环节?
孙莉(好枫青芸创始人、CEO,《创造营2021》节目总导演):我们其实在每一季的过程当中,都不会愿意吃自己的剩饭,要做相当大比重的创新。
多晓萌: 今年我们在舞蹈、rap、编曲,vocal的能力者上全部都有非常擅长的人。然后我们还有来自电竞、网红各个圈层的人。所以今年做“二创”我们就会觉得,再做这样的一个设置可能它的丰富度和它的面貌是足够的,所以做了这样一个创作。
记者:有没有想到学员们二度创作呈现出来的效果会这么好?
多晓萌:其实就是因为多元。
你真的会感觉到他们对于一个内容的理解完全不一样,比如韩佩泉就觉得我的舞台就是开心。你跟我聊什么帅,帅给谁看啊?而赞多他们那一组,他们就想做一个男团质感的舞台。对于像任胤蓬、张嘉元他们这种玩乐队的人,你会发现他们二创真的很有乐队风格。
“黑马”是节目组预埋的吗?
今年最辛苦的是撕掉剧本
只想下班的利路修却被粉丝投到了第29名
随着节目的热播,观众们看到、记住了更多的学员。而像曾涵江、利路修这类“非典型男团”学员的意外出圈,让网友惊喜。可同时,也有人质疑,“黑马”的诞生是否也是节目组预埋的故事线。
记者:现在的很多“黑马”,节目组有预判到吗?
多晓萌:关于黑马的问题,讲一个节目的选角逻辑你就明白了。我们每年是要找很多个样本,去对应不同的圈层不同的群体。节目第一期第一赛段其实是丢给市场去选择样本的一个时间。
到节目中期后期,随着人数减少以及市场的反馈,这个圈越来越小,市场的pick会越来越集中到一些人身上,可能在这之中就会有所谓黑马的存在。当然每一个黑马的存在,它都在映射当下的社会现象。
孙莉:我从20年前就开始做选秀节目了。无论是《超级女声》时,还是在国际版权公司做《中国好声音》版权引进的时候,或者我去做《我是歌手》总编剧的时候,在20年从业生涯里,我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大黑马,是被创作者提前预定出来的。
对于创作者来说,恐怕你只有坚持你的必然,你才有可能遇到你偶然。如果说自然的节目发酵当中没有那些偶然给你,就需要靠你的必然去支撑节目中的基本面。我不能够在那儿说等着老天赏饭,那节目基本上就是垮了。
“非典型男团”学员曾涵江,在网上已经有了“沸羊羊”的外号,他靠散装英语成了米卡的好友
记者:有那么多性格迥异的人参加,也有人说节目第一阶段就是一场“社交实验”?
多晓萌:节目第一阶段可能很容易把“社交”这事放大。
比如说曾涵江,他跟别人交流的欲望特别强,我在成都面试他的时候,他就会持续跟你输出(观点)。他性格就是这样的,他可以用所有蹩脚的外语来跟大家交流。
这是一类人,但也有人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还有人不想跟别人聊。这个节目里都会有展现。
力丸、刘宇、赞多的时尚大片
记者:今年真人秀和舞台是要两条线进行呈现,会不会出现真人秀盖过舞台的可能?
余毅(《创造营2021》节目总编剧):如果舞台不是特别给力,那么真人秀必须马上顶上,如果这一期真人秀不给力,那么舞台必须要救场。
我们希望今年在真人秀这一块,大家看到非常多不同的样子。比如说,大家可能在利路修身上看到的命运感,然后在韩佩泉身上看到了一种特别欢脱、有一点潇洒的快乐感。其实在每一次的创作当中,我们都希望不同的人,不同的点被大家记住,这是我们希望给到大家的。
陈一个(《创造营2021》节目总编剧):我今年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不是写剧本而是拒绝剧本,为什么?因为我们现在选手自己带着剧本来的,每个人都看着节目长大,大家都觉得我们应该怎么怎么样。今年我们最辛苦的一个工作是撕掉他们的这个剧本。
逃不过的“退赛魔咒”?
要对学员做心理疏导
和马退赛微博
自打王晨艺后,每年《创造营》都有人退赛。今年一公舞台之后,高人气海外学员和马也因“家庭原因”宣布退赛,让不少秀粉伤心不已。网友感慨,再也看不到“米卡和马庆怜一家三口的组合了”。而各种内幕说、资源说也甚嚣尘上。
米卡、和马、庆怜在篝火边玩耍
记者:和马的退赛对节目本身有什么影响?
多晓萌:这个事儿我说实话,它确实是个魔咒,就是《创造营》这个节目是不是有点神奇,每一季都会有一个这样的现象产生。但是我觉得有些事儿是没办法,人家确实现实情况摆在那,我不能强行要求他留下来。所以对节目的影响,对用户的影响,我只能去面对。
比如说和马,我当然希望他留下来,因为他走的时候对我来讲,说白了我已经把他塑造起来了。我为什么会希望这样的一个人走?我不会希望的,但是现实原因导致我没办法,这对我来讲是损失。
米卡庆怜拍摄杂志照,高颜值上热搜,被网友称为“像看到了美剧校园剧男主”
记者:学员的情绪是不是也受到了一些影响呢?
龚雷(腾讯视频艺人经纪项目负责人):对于米卡和庆怜影响比较大。因为他们三个人是一起的,来完成成团的梦想。但和马因为他的家庭原因这种不可抗力还是要离开,庆怜和米卡在这里要代替他继续走下去。
多晓萌:我们门口天天有站姐。学员经常去外面化妆拍商务等等,从这里面推开门走出一瞬间,三个人的时候,如果大家是在叫那两个人的名字,另外一个人就会被影响,而且心态分分钟就会变化。所以你知道我们在这个节目里面,除了节目制作之外,还承担了一个非常大工作叫心理疏导。
为什么走游戏风?
能迅速拉通所有人的关系
游戏豆才是节目里的“硬通货”
今年《创造营》创造营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满满的游戏风。不论是学员在岛上“闯关冒险”,还是“不花钱只费游戏豆”的规则,甚至是节目的整体包装和设计,都增强了这种游戏体验感。
记者:这次整个节目内外,游戏风满满,这是怎么考虑的?
多晓萌:第一个原因大家过的都不容易,所以我们希望大家在看一个综艺的时候是保持一种轻松状态。
比如说《创造营2019》,我们在强调团训,是因为当年我们说我们想重新定义男生,希望男生有男生该有的样子,所以我们用了那样的一个视觉包装去强调男生质感。但今年因为我们真的想让大家轻松的来接受这种节目,所以我们在想什么样的质感,让大家感觉到轻松,所以游戏感和夏令营这两个关键词就出来了。
第二个原因和国际化有关。用什么样的方法能够迅速拉通所有人的关系?游戏。因为全世界年轻人都爱玩游戏。我们是依照这个关键词去提取它的视觉符号的。
游戏化的包装被网友拿来玩梗
记者:现在节目还在遵循之前《produce101》的选秀逻辑吗?
多晓萌:2018年之前,全中国的所有综艺用户当中,对于男团和偶像有概念的人,我不夸张地讲,只有韩饭和日饭。中国大部分对男团没概念,所以《produce101》是韩国工业体系下的创造男团的标准。
但我们没有办法照搬它的逻辑。“创”系列其实不是针对某一个圈层去定制的内容,因为这个节目达到35亿到50亿的流量,没有任何一个圈层可以达到这样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这个节目来讲,我们需要去找代表不同圈层和不同背景的样本。样本的多元才能让你去找到跟你所一致的那个人,去表达去分享。
海南海花岛《创造营》门口
记者:在今年有了这么多实力很强的外国学员之后,中国很多实力不错的学员可能没有那么容易被看到,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多晓萌:内卷状态下,一个人很容易觉得我是全世界最厉害的。可是山外有山。所以我们一直强调做国际交流和融合,是因为我觉得能引入了国际变量的时候。这个行业会被推动着往前再继续往前跨一步。
而且偶像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所以其实我们今年在做这样节目的时候,是忐忑、兴奋并存的。忐忑的点是在于我也不敢确定最终是不是能做出一个大众都喜欢的男团,现在好像还行。那让我兴奋的点,如果我一旦做成,这就像2018年我们做女团一样的,它是一次开荒。